夜幕琵琶湾,平原最帅的风景!发表时间:2020-10-28 10:56 ![]() 琵琶湾公园位于平原县城中心区域,是该县的标志性休闲娱乐场所。历史上,此处曾留存一片水湾,形似琵琶,湾中有一眼井,水质甘冽,晚间水滴声犹如琵琶弹奏,琵琶湾公园由此得名。 2008年,为了聚集平原的商业氛围,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城市品味,县委、县政府以人为本,顺乎民意,以琵琶湾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为基础,规划建设了这处琵琶湾公园。 公园占地500亩,其中水体面积138亩,商业用地80亩,水岸线全长2000多米,是一个集休闲度假、生态观光、健康娱乐、文化熏陶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。 正门处高耸的石牌坊高古典雅、繁复华美、气韵隆重。据县志记载:平原城始建于公元551年,按照旧城所设,此门名为“拱极”,意为崇拜北斗星之城。 牌坊主体石料为大理石,三门四柱设计,高 11.90米,宽16.66米,由中央美院的张绮曼教授设计,河北曲阳的石雕大师雕琢而成;牌坊顶端设计为汉代亭阁风格,顶端两侧的瑞兽为龙三子“螭吻”,相传“螭吻”天性好望,洁身自好,是美德的化身。 下面两侧为一对“朝哥”,亦为祥瑞之物,表达了平原人民对幸福安康的向往;牌坊的中间上方雕二龙戏珠,两侧为龙头,外侧的两根悬柱上立宝顶,下垂花篮,凝重而隽逸; 牌坊四根巨柱龙蟠凤翔,金狮守门,吉象迎宾,挺拔而不失灵动,华美中彰显古朴;牌坊正门四个抱鼓八面图案均为飞龙,东西两门四个抱鼓八面图案均为翔凤。 沿石牌坊台阶拾级而下,清洁平整的大理石道路两侧松柏蓊郁,鲜花娇妍,绿色长廊中姹紫嫣红点缀其间,令人心旷神怡,如痴如醉。 公园共计种植乔木2871棵,亚乔木1980棵,景观大树53棵,共计99个品种,其中全县各党政机关,乡镇(办)党委政府,企、事业单位39个单位捐赠了68棵景观大树,绿化总面积16万平方米。 沿鲜花丛生的道路前行,不远处一座石桥纵跨于水面之上,此桥曰起龙桥。起龙桥下就是琵琶湾。据县志记载,起龙桥是平原古城墙内东南隅水沟上一座小桥,相传因刘备曾走此桥而得名,现在的起龙桥是在旧桥原址上建造而成。 桥梁为七孔石拱桥造型,桥体石料为青白石,桥栏石料是名贵的房山汉白玉。桥高距水面4.5米,南北跨长75米。经考证,这座桥是目前全国跨度最长的汉白玉石栏桥。 起龙桥的浮雕可谓匠心独具,龙聚云涌。桥面中央有七块祥云组图浮雕,桥栏栏体雕刻为海浪花;栏柱为祥云;桥体东西两侧石拱上顶各有一处龙浮雕,桥栏四个抱鼓石各雕刻一条飞龙;一龙一姿,18条龙或盘踞,或扶摇,或舞飞,让桥下的琵琶湾顿时变成了一湾龙潭瑶池。 站在起龙桥上举目远眺,人造沙滩上孩童嬉戏,或堆沙或戏水,家长们则侧坐亭台,面带微笑,看孩子们在欢笑声里追逐嬉闹,好一副和谐美景。 公园的东北部过去为古官道,也就是明代通济南的官道。在公园的建设中,还挖掘出了明代颊川桥。在琵琶湾公园的设计修建中,恢复古官道,修复了颊川桥。 在公园西北处,又重建一座青砖单孔桥。桥孔内两侧各修耳屋一间。由泰山道长霍怀虚题写“辟榖”二字,镶嵌于桥身正面。 桥下流水潺潺,流水直通琵琶湾,桥前碧水清波,四周苍松翠柏,昔日“张良平原辟榖”的传说故事仿佛又萦绕耳畔。 琵琶湾公园总体景观布局为一湾、两环、四区、八景。一湾指琵琶湾;两环指东、西两个风格不同的环水景区;四区指西北文化艺术庆典区、西南商业民俗风情区、东北历史文化游览区、东南市民健身休闲区;八景指画桥烟雨、霞衬桃园、杰阁远眺、云凝古渡、晓钟鸣梵、长堤桃李、龙湫响应、古城蔼影。 这些风景通古连今,纵横呼应,共同体现了公园的自然生态、知性溯古、休闲活泼、写意风情四个设计主题。 走出琵琶湾公园南门,回首望去,一座四柱三楼木牌楼与正门处的石牌坊遥相呼应。此牌楼造型取自北京最古老的拥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的“香林净土”牌楼。 牌楼为清朝早期的工艺技术,并有明代建筑遗风,造型玲珑剔透,金碧辉煌,上刻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写“琵琶湾公园”题字。 离开美丽的琵琶湾公园,脑海里依旧抹不去那些妙不可言的景致,耳畔似乎还在回响着平原那些久远的历史传说故事。 为全面提升平原“提文创卫”水平,美化城市夜间景观效果,自今年3月份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目标,对琵琶湾公园、三国文化广场、和谐广场、平安大街等主要街道和广场公园进行亮化施工。 看到前去游园的人依旧络绎不绝,我想,公园真正吸引人的除了别具匠心、美不胜收的景致外,还有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相融的那一份和谐吧! 龙门楼前读历史 夜幕霓虹成为小城最美的风景 遥想当年 忆古思今 夜晚最美的风景让历史重现 龙门楼前听风景 和谐盛世 大美平原 爱我家乡 关注转发 你,是最美平原人! |